发布时间:2024-11-06 17:10:36
急性荨麻疹(又叫急性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性反应,表现为迅速出现的红色风团,通常伴随强烈的瘙痒感。急性荨麻疹通常在短时间内自愈,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或反复发作,也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急性荨麻疹的症状、成因及治疗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种皮肤病。
急性荨麻疹的典型症状通常在暴露于过敏原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出现,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风团的出现: 急性荨麻疹的主要特征是皮肤上突然出现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风团(又叫风疹块)。这些风团通常红色或白色,呈现浮肿状态,触摸时可能伴有明显的疼痛或灼热感。
瘙痒感: 风团区域通常会伴随强烈的瘙痒感。虽然风团会逐渐消退,但瘙痒感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在新的部位形成风团。
症状的波动性: 急性荨麻疹的症状通常是暂时性的,风团通常在24小时内会消退。不同部位的风团可能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或重新出现,症状具有波动性。
全身性反应: 在某些情况下,急性荨麻疹的风团可能不仅仅局限于局部区域,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性皮疹、头晕、呼吸困难、腹痛、呕吐等过敏性反应,甚至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急性荨麻疹的出现通常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外部刺激或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其成因主要包括:
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急性荨麻疹的常见诱因,尤其是对海鲜、坚果、牛奶、鸡蛋等常见过敏源的过敏。食物引发的过敏反应往往在食用后很短时间内出现风团。
药物过敏: 某些药物,尤其是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引发急性荨麻疹。药物过敏通常会在服药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发生。
感染: 急性荨麻疹有时会由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尤其是在感冒、流感或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下,荨麻疹可能随之出现。
环境过敏源: 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空气中的过敏原也可能引发急性荨麻疹。尤其在季节交替时,过敏症状更为常见。
物理刺激: 某些物理因素,如冷热变化、阳光暴晒、压力等,也可能诱发急性荨麻疹。例如,冬季寒冷的天气或突然进入温暖环境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情绪和压力: 精神压力、焦虑和情绪波动也能成为诱发急性荨麻疹的重要因素。情绪紧张会导致体内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从而刺激免疫系统反应。
急性荨麻疹虽然通常在24小时内自愈,但如果症状严重或反复发作,及时治疗仍然至关重要。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抗组胺药是治疗急性荨麻疹的首选药物。它们可以抑制组胺的释放,减少过敏反应,缓解瘙痒和风团的形成。常见的抗组胺药物包括:
对于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的急性荨麻疹,医生可能会使用短期的类固醇药物,帮助缓解炎症和水肿。然而,类固醇药物一般不宜长期使用,以免产生副作用。
使用含有抗炎成分的外用药膏(如含有氯雷他定、地塞米松等的软膏)也有助于缓解皮肤的瘙痒和肿胀感,尤其是在风团区域较小或局部时。
了解并避免可能导致急性荨麻疹的过敏源是治疗的关键。如果能够确定过敏源,避免接触或摄入过敏源将大大减少发作的频率和严重性。
冷敷可以帮助缓解风团引起的瘙痒和炎症。可以使用冷毛巾、冰袋等敷在患处,起到收缩血管、减轻水肿的效果。
对于反复发作且症状严重的急性荨麻疹,某些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已经获得了临床应用。这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过敏症状。
尽管急性荨麻疹有时难以完全避免,但以下措施有助于降低发作的风险:
避免已知过敏源:例如,避免食用过敏性食物、远离花粉或尘螨等过敏原。
管理情绪和压力:通过放松技巧、冥想、运动等方式管理压力,减少情绪波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注意环境变化:避免突然暴露在极端温度或强烈阳光下,尤其是对于有物理过敏源的患者。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和滋润,避免过度清洁或刺激皮肤。
急性荨麻疹是由过敏引起的常见皮肤疾病,症状虽然通常短暂且自限,但仍然可能带来不适和困扰。通过了解其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如果症状持续或复发,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以确保得到有效的干预。
肤康皮肤科医院《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粤(A) 广 (2022)第190号